第(3/3)页 周元琪错愕恢复后,嘴巴快速开合:“方教授你比我还要小两个月,我是九月初九的。” 周元琪按下了电梯后,才又道:“真是不敢相信,方教授竟然和我同龄。” 周元琪说得有点自卑。 她,京都大学的本硕博,算得上是自己家族里的‘天才少女’了,接到老师任务的时候,还以为方子业教授可能是四十多岁的中年。 看到方子业后,觉得方子业可能是娃娃脸,是三十五六岁的大龄青年。 “那我要叫你周姐还是琪姐吗?”方子业笑着问道。 “你还是叫我周博士或者周元琪吧。” “方教授果然才是真正的大学霸。”周元琪竖起大拇指。 方子业赶紧摇头:“在京都大学里,我可不敢说是学霸,最多算是学虫,努力过……” 两人一起上到了十九楼后,周元琪又带着方子业七转八拐,才来到了一个实验室门口,刷脸进入! 周元琪才进,就有一个长得比较甜美的师妹来汇报:“周师姐,老师还没过来,谭老师已经在会议室了!” “你带方教授去吃晚饭了吗?” “方教授好。”女生大概一米六五的身高,鼻尖一颗小痣,满脸干净,皮肤饱满红润。 留着齐刘海,打扮得比较清爽。 “方教授说他已经吃过了。”周元琪回道。 “方教授,这是我师妹,叫袁玫。” “你好……”方子业伸手笑道。 袁玫有点紧张得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快速道:“方教授,这边请……” 到了会议室后,方子业才见到了她们嘴里的谭老师,就是实验室里的副主任,也算是负责人团队之一。 谭孟然也是正高,教授,不过研究的方向不止是基因测序,而是与这个方向有边缘交汇,与张利民教授共同合作,如今算是合作伙伴的关系。 现在张利民教授是院士,愿意跟他合作的正高没有一千,也有大几百。 能被张利民教授看中并且带进实验室的,履历估计也很丰厚。 “方教授,久闻大名,张教授与我提过了很多次。”谭孟然伸手笑着道。 “谭老师好,中南医院方子业,冒昧打扰,还请谭老师不要见怪。”方子业说。 张利民邀请他是下周的周末作学术报告,但方子业提前拜访了,这是热情的活络关系。 方子业可不敢与一位院士摆架子,觉得对方要迁就自己。 反过来,自己有求于对方还差不多。 两人再次互问和寒暄了一小会儿,张利民教授才匆匆赶来,一推门就问;“方教授到了?” “方教授,你还真来了!~” “欢迎欢迎。”张利民马上就与方子业握手。 …… 张利民到后,方子业几人就正式地坐了下来,跟着张利民教授而来的还有一位副教授。 “方教授,我们上次聊到,肿瘤微环境中,内皮细胞和基质细胞,有可能是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的效应细胞类型。” “关于这种猜测和其原理,不知道方教授还有没有更深一步的见解或者猜测也行?”张利民直接问道,不卖关子。 做课题做到了精深处,谁有独到的想法,谁没有能力只是个混子,差不多几句话就可以辨析。 想法和思维,基于认知,不仅需要广读论文,还需要对阅读的论文思路进行整合。 “张教授,在单细胞转录组的分析以及基因测序上,您是专家,我只是略涉猎一二。” 方子业先客气了一句,接着才道:“结直肠癌的家族遗传性,是肿瘤中比较特征性的肿瘤遗传之一。” “目前,对于这种现象的遗传解密,只知道其现象,并不知道其本质。” “甚至,我们目前的医学水平和认知,对于人体内的很多细胞都没有彻底定论,只有大概的分型。” “比如说内皮细胞、基质细胞、T细胞、B细胞等……” “与基因测序类似,如果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定位新的、罕见的内皮细胞亚群,观测它们与遗传特性之间的关系……” “张教授,之前我拜读您的论文时,在您的论文中,曾经提到了这么一个观念,那就是肿瘤的遗传性,可能与T细胞有关。” “单细胞转录的部分基因与全基因组关联性,目前也没有一个严格的定论,如果以我一个外行的思维去观察的话……” 方子业也就不客气地慢慢推进着自己的思路。 方子业这一开口,隔壁坐着的谭孟然教授以及跟着张利民来的胡齐中副教授二人就马上面面相觑了起来。 不管张利民教授有没有抬举方子业,或者说方子业是不是为了讨好张利民教授,提前准备了太多的东西。 就这份知识储备,为了与张利民教授见面而做的前期工作就不一般呐。 听说方子业不是基因测序方面的从业人员,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外科医生,还花费这么多时间做这件事,也值得张利民教授高看一筹了。 “基因测序和单细胞转录组的分析,旨在揭露遗传特性的相关性,为新的靶点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对人类肿瘤的遗传进行预防,意义重大。” “治大于防。” “但预防也要讲究相关性,所以,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建议就是,我们可能要对临床中的现有结直肠切除患者的单细胞进行分析。” “可能他们不是肿瘤患者,但如果可以揭露,这种遗传信息,究竟与哪些细胞相关,也可能是一条不错的思路……” 张利民闻言,眉头紧皱:“先不研究肿瘤细胞,先研究正常细胞?” 一般人的常识就是,既然是研究肿瘤,那么对象必然先是肿瘤细胞才行啊。 你研究男人,你不能先从女人研究开始吧? 倒也不是绝对不能! “张教授,这也是我的一个不成熟思路,我还打算将这条思路,到时候在学术会议上进行分享,但我自己也拿不准。” “所以这才提前和张教授您沟通一二,免得到时候贻笑大方了!”方子业回得谨慎。 “可以啊!~” “这个思路很新奇,科研就是要求同存异,我觉得非常好。”张利民看了看身侧的谭孟然教授。 谭孟然此刻已经抛开了张利民对方子业的夸奖,单独审视方子业的思维以及其理论结构。 抛开张利民教授重视的因素,方子业在基因测序和细胞转录这方面也是一个见解比较深的学者了。 学术水平值得尊敬。 “这倒是另辟蹊径的思路,以前我们一般没往这个方向想过……”谭孟然道。 “所以说,方教授的思维敏锐啊。” “即便是试错,也是值得一试的,好像试错成本也不高。方教授,谢谢你啊。”张利民微微拱手。 有时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方子业以局外人的角度来看,反而可以提供新鲜的思路,求同存异。 …… 几个人都非常客客气气地将方子业送出了实验室大楼,张利民教授本提议要亲自送方子业去酒店的。 可方子业婉拒了,他暂时还没有这么大咖的咖位。 让一位院士亲自送你一个方子业去酒店,你多大脸啊?张利民也没有和方子业寒暄推诿,就让胡齐中副教授去送方子业了。 方子业也就没拒绝了。 自己异位后,来者是客,张利民教授作为东道主,如果什么都不表示,倒显得他不太会为人。 张利民转头问道:“谭教授,怎么样?我给你说过的方教授,见识不一般吧?” 谭孟然眼皮微垂,目光谨慎;“至少也是单学科内最顶级的学者了,见识广,积累厚,阅读量非常广。” 谭孟然给了一个非常高度的评价后,又唏嘘感慨:“只惜不是身边人呐!” 张利民笑了笑,回头回了一声耐人寻味的话:“别多想了谭教授,他还想点我跟着他一起做事。” 谭孟然瞬间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嘴唇微颤。 方子业这到底是有大的心脏,才会想着点名院士去跟他做课题? 疯了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