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嗯,她的手法复位术,如今不如方子业,唯一领先的缝合术,也已经被方子业追平。 同时,她的切开术,仍然还无法熟练地到下一步,领先方子业的进度,完全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如此一来,如果方子业真要和她同一届竞争留院机会或者什么,急诊科、儿科或者麻醉科,就是她的归宿! 急诊科,对文章要求不高,因为累,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去。 儿科不必解释。 麻醉科的医生数量很少,优秀的硕士,都有一定的机会留院。而且本院的外科发展速度很快,哪里有那么多博士引进啊? 大部分的麻醉科医生,都不会选择读博,会尽快选择工作。 “嗯,一个月,不停地向听竹你还有元奇师兄请教,你们都没有耐烦,才有我今天啊。”方子业身子站直,不骄不躁。 操作完后,先把持针器以及镊子给放下来。平复一下心情。 心思不太安静的话,是不适宜继续进一步操作的。 方子业的话,对也不对。 对的是,洛听竹和王元奇两个人,的确是给方子业说了很多技巧,这没有藏着掖着,教学在教学医院里,是一种氛围,也是一种传承。 只是,洛听竹也不止给方子业指点,给顾毅师兄也会指点,甚至给李源培也会指点,给新来的博士师兄,严志名,也会指点。 指点的意义肯定有,可要说这样的意义到底有多大,那还是说不着的。 “方师兄,是您的天赋好,比我们都要好得多。”洛听竹眯着眼睛,略有羡慕的同时啊,也有欣赏之色。 方子业则言:“天罗,你给我算一下啊,我今年是二十七岁。听竹今年是二十三岁,我们两个缝合的水平差不多,她的天赋,大概是我的多少倍?” 兰天罗几乎毫不犹豫地就说:“至少是1.6倍。” “听竹师姐接触医学的时间才五年,而且还不到五年,方师兄你接触医学的时间是不到八年。” “当然,还要考虑到这么些因素,听竹师姐比你先到缝合过皮冻这一关,且听竹师姐是在入学之后很早就到达了。” “如果要计算具体学习缝合术的天数的话……” 兰天罗还真TM去算了,方子业打断说:“行了行了!~哥,咱们没必要这么严谨哈。” 方子业有点蛋疼,没想到兰天罗还真的能给出一定的依据出来。 洛听竹莞尔了一下,继续回到了自己的操作位。 兰天罗被打断后,也不恼怒,只是握着右手的拳头,给自己加油打气:“我也能行!~” 因为兰天罗给自己也完成了一下计算,他接触缝合术的时间,其实才不到三个月多,毕竟之前只是搞理论学习嘛…… 两个小时后。 方子业得到了0.2点的学识点同时,也是终于是把这一排的皮冻切口,都缝合得满满当当。 七刀切口,七个口子,正反两面是十四排缝合,每排十二针,共计一百六十八针,方子业缝合失败了三针。 这成功率,已经高于百分之九十。 这样的缝合技术,冲破缝合术的出关要求,妥妥的安排上了。 方子业缝合完,也是迫不及待地拍了个照,然后再翻过来,继续拍一个照。 毕竟是自己通过第一个练功房的第一个项目啊,这是有纪念意义的。 而这,虽然是有大量患者接诊的助攻,同样的,也是让方子业看到了,想要通过第一个练功房的难度之高,通过练功房的含金量之巨。 自己的老师,袁威宏当年,没有任何辅助下,就可以在博士毕业前通关? 而且其他的人,在袁威宏这一届后面留院的老师们,也能够通关,这天赋? 方子业心里反手就给他们都纷纷默默地点了一个赞。 时间,来到了十点四十九分。 而洛听竹,则是早已经完成了切开术的练习,这会儿已经对着手法复位术,去那边的人工关节操作台方向,咔咔咔地整来整去。 满头细汗。 其实吧,相对而言,女孩子要做手法复位,是真的占了太大的劣势。 毕竟,相比同龄人,女孩子的力量比男人,要TM差了一截,特殊人群除外。 因此,即便是人工关节的手法复位练习,仍然会让洛听竹感觉颇为吃力。可洛听竹并未放弃,仍然在继续。 方子业则是活动了一下肩关节,打算也去领一下猪肉,顺便进行一下切开术的练习。 这会儿,练功房的门口,伸进来一颗头。 “也没人?”一边看,一边还自言自语。 “哦,有!~” 这颗头,方子业是认识的,是医院手外科的一个主治,叫杨文征。 “征哥。”方子业看到杨文征,就客气地喊了一声。 方子业是硕士一年级,去的手外科住培轮转。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需要并轨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计划中,为期三十三个月,骨科的几个专科以及脊柱外科,你至少要去一个月,把住培期间要求你完成的病种给搜集完。 自然,还有普外科的胃肠外科、肝胆外科等等,都是骨科住院医师必须要轮转的科室…… 杨文征对方子业不甚熟悉,方子业才去了一个月,即便他当时只是住院总,与方子业有过接触,仍然没记忆。 “你好。你们三个谁有空啊?能过来帮我做个助手吗?其他几个练功房里,一个人都没有。”杨文征询问了一句。 洛听竹这会儿有点累,兰天罗则是在操作台上不敢发话,仍然是继续着自己操作,一个普通的社会型小住培,出了现在的科室,没人认识他,自然不敢搭话。 于是就只能是方子业了,方子业都提前叫出了对方的名字。 “征哥,我这边稍微收拾一下操作台面就过来可以吗?是807吧?”方子业问。 801-805是骨科五个亚专科的第一个练功房,806和807则是分别是创伤外科和手外科的第二个练功房。 “嗯,好,你等会儿过来,主要是帮我夹持一下老鼠尾巴还有剪线。”杨文征如此交待完,就说:“你们两个都别走啊,等会儿一点钟,我们一起吃饭。” 估计杨文征也不好意思,喊人来帮忙自己练操作了,该吃个饭表示一下。 而且杨文征也很贼,一下子直接叫了三个人,哪个人单方面的拒绝,都不好意思。 方子业当时蚌埠住了,心里暗骂,这些上级,都是人精,包括自己那大大咧咧的师父。 又学到了一手。 十分钟后,方子业就把操作台收拾完,把器械清洗后打包,送回库房里,在一位老教授小心清点完相应器械后,方子业就洗手来到了807. 里面也没人,如今大部分科室里的人,都走完了。 创伤外科因为有急诊,所以留守的人数不少,但估计手外科是也有断指再植术这样的手术,所以基本都泡进了手术室里。 关节外科、骨病专科的练功房里,也没啥助手。 方子业一边进去,一边象征性地戴了一双检查手套,只是在练功房,没必要用无菌的手术手套,浪费。 方子业戴了手套后,就规规矩矩的在杨文征对面坐好。 手外科的第二个练功房里,是真TM奢侈,连显微外科的操作镜,都有两台。 杨文征一边让方子业把镜子戴上,一边说:“你看起来有点眼熟,怎么称呼啊,小老弟?” “征哥,我叫方子业,之前来手外科轮转的时候,我们是一个组。” 方子业这么一提,杨文征马上有了印象:“方子业就是你啊,威哥的开山大弟子。” “看起来挺清秀的,今天稍微辛苦你一下啊,我做一个断尾再植,今天只切了十几段。” “你主要是帮我完成固定,然后剪线即可,然后这些是……” 杨文征先大概给方子业科普了一下相应的操作工具。 其实,就是与创伤外科的操作工具类似,但小很多,而且缝合练习所用的缝线,也并非丝线,而是12-0的不知道什么线,但肯定不是临床给病人用的那种血管或者神经专用缝线。 开玩笑,那几十块钱一针的东西,练功房里面能用得起啊? “好的,征哥。”方子业端坐整齐后,就开始了助手的操作。 自然配合没那么熟练啊,可杨文征也不那么懊恼,耐心地给方子业讲解了两遍后,方子业的固定夹持,就完成得相当不错了。 然后在显微头戴如矿工一般的显微外科镜后,一边看着杨文征用细细地针,一边对老鼠尾巴的血管以及皮肤等开始缝合,一边说。 “子业,还是你们创伤外科好啊,不需要这么精细,像我们科室里的我们组,倪教授说了,鼠尾上的动脉血管,缝合后通畅率达到99%以上才算合格。再经一两年临床,才可能独立上手术台。” 方子业瞬间错愕。 鼠尾上的动脉血管,最细仅0.2毫米,缝合后通畅率达到99%以上才算合格? 那在手外科,要成为从事断指再接手术的医生?岂不是? “除了练习缝合,还得练习眨眼功夫,主刀者须练成1分钟最多眨3次眼!”杨文征看着方子业不停眨眼,如此告诫。 方子业的第一反应,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眼睛真的瞎。 不过,杨文征都这么讲了,方子业还是尊重一下他们的习惯。 只是吧,隔了十几秒,方子业就有点撑不住,毕竟显微镜下是强光,这得刻意练习一下才行。 杨文征,一针一针地缝合着。 同样的,也是一次又一次地失败着。 要么就是有漏血,要么就是即时血流测量仪的血流通过率不够,可能是缝合的时候,血管起了褶子,导致啊,血流不畅,形成了湍流,通过率略有降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