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第144章 第一百四十三 千悒寒最后的谋划-《嫡女之嫣入心妃》


    第(2/3)页

    袁耽摇头,看着景琰帝道:“陛下,臣对景琰忠心耿耿,并非是怕死!眼下,镇压绝不能解决问题,希望陛下能够听臣一言,景琰定然无碍!”

    景琰帝怒气冲天的看着他许久,终于是说道:“你有何办法!”

    袁耽见此松了一口气道:“陛下,这些百姓起义,并非是想要什么荣耀富贵,金银财宝,他们要的不过是一个爱戴百姓的英明君主,不过是国泰民安,衣食无忧的生活罢了!”

    袁耽好言相劝,却没发现景琰帝越发冰冷的神色。

    他这话听在景琰帝的耳朵里,便是在骂他并非是英明的君主,是他没有给百姓过上安逸富足的生活。

    可袁耽毫不知道景琰帝心中所想,还在尽力劝道:“一味的镇压,只会让百姓们更加惶恐不安,导致他们更加强烈的反抗!陛下若想景琰恢复太平,便必须要平息百姓的怒气,而臣以为,只需做两件事便可!”

    景琰帝眯着眸子,冷声道:“哪两件事!”

    袁耽说道:“第一,先释放贾大人,云大人等人!”

    释放贾禄何云一左等,在宫宴上关起来的大臣们,让百姓们知道,陛下是个分得清忠奸的明君。

    “第二”。

    袁耽看向景琰帝,继续说道:“请陛下,颁布罪己诏!”

    景琰帝猛然抬眸看向袁耽,面色已经不能用阴沉来形容了。

    一字一句冷声道:“不要让朕,写罪己诏?”

    袁耽也知景琰帝定然不愿,苦口婆心劝道:“陛下,对于凌州一事,百姓心里已经相信了魏大人所言,陛下当初一时心急,怕瘟疫向外蔓延,为了保护景琰其他百姓,一事做了那样的选择也并非是出自真心,只要陛下颁布罪己诏,昭告天下,愿意认错,请求百姓的原谅,臣相信,起义兵定然会收手的!”

    袁耽说的诚恳,一字一句都在替景琰考虑,都在护着景琰的江山。

    可听在景琰帝的耳朵里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颁布罪己诏?

    认错?

    求百姓原谅?

    凭什么!

    他才是皇帝!

    那些人才是卑贱的百姓!

    他才是高高在上的君主,怎能向那些低贱的百姓认错?!

    更何况,他根本就没有错!

    那些生了病的百姓,没有任何劳动力不说,还要朝廷出银子、出人力、出药材的去救济他们!

    凭什么!

    那些人为景琰,为他的江山出过什么力?

    他夺嫡的时候,他为了皇位以命相博的时候,那些无知愚蠢的百姓坐在家中好吃好喝,欢颜笑语,丝毫不知他的艰险。

    而终于他坐上了皇位,他却要向他们认错,向他们低头?

    凭什么!

    凭什么让他认错!

    “大胆袁耽!”

    景琰帝气的发抖,厉声道:“你竟敢让朕向百姓认错,你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还分不分的清贵贱!”

    “陛下,臣...”袁耽急着解释,却已经来不及了。

    “袁耽以下犯上,即日起罢黜辅国大将军之职,收回其一切权利,永生不得为官!”

    景琰帝看着下首的人,眯着眸子说道:“谁愿意出兵镇压起义的反贼,谁便顶替袁耽的职位!”

    只是...

    在场之中鸦雀无声。

    并非是他们不想坐袁耽这个位置,后面许多四品五品的武将并非不心动。

    可...

    镇压起义兵,他们做不到!

    以这样的方式顶替了袁耽的职位,他们也做不到!

    若是外敌入侵,他们在战场上赢得了荣誉,加官晋爵他们引以为傲!

    可这对待景琰的老百姓?

    以杀死景琰的百姓而获得的战利,他们不屑!

    武将没有文官那么多的弯弯道道,他们从选择了做一名武将起,心中所想,便是战死沙场也要给百姓一个安稳,一个太平!

    眼下,要他们对自己的百姓下手?

    他们,做不到!

    在场之中鸦雀无声,久久没人回应。

    景琰帝周身杀意看着下首。

    “好,好!好!你们都要造反,都要造反了!”

    景琰帝厉声喊道:“莫怀廷!”

    莫怀廷立刻从大殿外走来,低垂着头说道:“陛下!”

    景琰帝说道:“你可愿领兵出京,替朕剿灭了那些乱党!”

    显然,是被这些人气的有些乱了方寸。

    众人一听大惊,立刻有人上前道:“陛下,万万不可啊!莫统领掌管禁卫军,他若是离开,禁卫军无人指挥如同一盘散沙!到时,若宫里有个万一,岂非是...”

    “住口!”

    景琰帝怒道:“京城不会有事!更何况,京城还有巡防营驻守!”

    那人却是说道:“陛下!禁卫军乃皇宫最后一道防线,臣绝不同意莫统领离开,更何况,莫统领虽然武功极高,却从未领兵御敌过,更是连主帅都未担任过,起义军势如破竹,莫统领万一应付不来,受了伤可如何是好!”

    这人说的算是委婉了。

    统帅的能力,取决于他能带多少兵!

    并非给你敌方人数的二倍你就一定能赢了,有些人,一万的兵能带,可十万的兵给他,他便慌了!

    人数太多,能力有限,根本就无从下手!

    而显然,莫怀廷乃将才,却并非帅才!

    骁骑参领陈凯上前说道:“陛下,王大人言之有理,京城乃重中之重,将五大营的兵力外调已经十分危险,若是莫统领再离开了,对京城十分不利!”

    这一番劝说下来,景琰帝也是冷静了许多,他自然知道,莫怀廷和禁卫军还是留在自己的身边更让他放心,只是见这些人一个个皆是贪生怕死不愿前去,反而为了平息事端,逃避征战,就让自己写下罪己诏,他实在太过盛怒才会做出这般决定的。

    眼下考虑一番,莫怀廷的确不适合离京。

    他冷声道:“既然陈爱卿考虑的如此周全,朕便收回成命!”

    众人听后皆是松了一口气。

    派兵镇压,的确不如感化。

    可谁知景琰帝继续说道:“那便由你代替莫怀廷前去吧!”

    众人心头一震!

    陈凯猛然抬头,眸中的不是害怕,而是...

    无奈!

    陛下...

    竟然还是如此固执么!

    景琰帝说道:“既然陈爱卿这般为景琰考虑,朕便给你十五万大军,将各地起义的反贼统统给朕镇压下去,陈爱卿可莫要让朕失望了才好啊!”

    众人简直不可思议。

    十五万人,人数倒是不少,可那么多地方都已经爆发了起义抗朝,让陈大人一个人,如何应对?

    如何分配?

    一人之力,显然是分身乏术啊!

    陈凯看着景琰帝威严而盛怒的面色许久,才终于是无奈的低下头,叹息道:“臣...遵旨!”

    陛下根本就是冥顽不灵,袁将军所言是眼下最好的办法,可陛下执意镇压,最终,即便是起义之人全部被镇压,被杀死了,可结果呢...

    只会引发百姓的更加不满罢了!

    只会让他们更加觉得陛下残暴狠戾!

    而最终的结果,便会是层出不穷的反抗之声!

    起义,将永不停歇!

    难道,陛下还能把景琰的百姓都杀光了么。

    这个道理,陛下为何就想不明白呢!

    罪己诏,真有那么难么!

    早朝结束,长街之上,众位大臣下着台阶,各个都是摇头叹息,他们互相看看,皆是在各人眼中看到了失望。

    莫怀廷也已经走出了大殿,他看了看向下走去的穆绍传,便走了过去,恭敬道:“太子殿下!”

    穆绍传一怔,暗道这位父皇身边的大红人来找自己作何,更何况,之前因着杨淳儿

    的事情,莫怀廷应该对自己有些怨怼才是。

    疑惑道:“莫统领有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