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些人之所以这般愤世嫉俗,是因为他们之中,绝大部分的人,都已经是参加了许多年的科举了! 包括吴徕,这三年来他年年赶考,可成绩是一次不如一次,原因... 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银钱入仕! 打点的人越来越多,科举越来越不公平,成绩越来越不真实,才是吴徕心灰意冷的真正原因。 果不其然! 众文人听了之后,竟然没有丝毫的冷静平息,反而是一发不可收拾了! 他们虽然早已心中有数,可真到了真相公诸于世,确认了监考官收受贿赂之时,确定了他们被不公平对待之时,他们心底的怒气和委屈,这些年来的愤然和酸涩,竟还是一朝而起! 不可收拾! “何止是一个礼部尚书!四年前的解试,那中第之人连四书五经都诵不全,凭什么选上解元!” “你这算什么,两年前那场乡试,第一名的乡贡,连大字都识不全呢!可却是硬生生将我给挤掉了!” “就说去年,商贾陈家的嫡长子,竟然是会试的第一名,我见他日日去艳香楼喝酒找姑娘,连这样的人都可以榜上有名,位居第一,凭什么我们不行!” “就因为我们家境贫寒,我们就活该学而不得,争而无功么!” “凭什么!” “对!凭什么!有问题的何止是礼部尚书,今日我们便在宫门口不走了,非要朝廷给我们这些,苦读诗书多年的寒门学子一个公道!” “对!我们要一个公道!我们并不比别人差!我们不服!” 众人齐齐喊道,纷纷跪在了宫门口,想来,是真的大怒了。 连续几年的读书赶考和不公平的待遇,已经将他们折磨的真心疲惫,他们早就需要一个宣泄口,如今正是个机会。 而一旁那些围观的百姓也没想到,最后竟会得出这么个结果! 吴徕当真是被冤枉的! 而且... 还是这般屈辱的方式被冤枉了! 这还不算,谁想到三年前那场科举考试,竟然有这么大的问题! 且... 听这意思,还不止是三年前! 这些年来的科举,所入榜的考生,全都是假的! 都是以贿赂审试大臣们得来的! 这... 这是要多少钱财,才能买下一个会元,甚至是状元的名头啊! 何其可怕! 而那些朝廷命官们,又是收了多少金银财宝,才敢冒这等风险? 必然不会少了! 想起前些日子,叶府被炒,从叶府搬出来的那些个大箱子,里面皆是奇珍异宝,一箱一箱,竟是搬了几个时辰! 而他们百姓仅仅是食可果腹,衣能蔽体,就已经别无他求了! 更有甚者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霎时,百姓之间怒气冲天。 他们无法理解考生们的辛酸和苦楚,无法理解他们的屈辱和低人一等的无奈,但他们却能想象的到,那些贪官们是如何大手大脚敛财的!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一旦这些事情关乎到了自己,他们必然就会觉得不公平了。 自然就会发生事端! 只要一想起那些当官的日日大鱼大肉,燕窝鱼翅的享用着,可他们却是一日三餐不全,日日糠菜清汤,他们心里的怨恨便越发膨胀。 果然,许多百姓已经是咒骂连连了。 而就在这时,一名女子已经挤到了宫门口,对着挡在宫门前面的曹英学几人说道:“公子,请让一让!我要入宫!” 周成疑惑道;“你入宫?你入宫做什么,里面就是守卫,哪里能让你进去!” 那女子说道:“我有要事求见陛下,公子方才入宫了,可知陛下是个怎样的人,可会见我?” 周成等人像看怪物一样的看她。 陛下能见她就怪了! 皇宫是谁都能进去的么! 若不是他们人多势众,又写了联名生死书,事关重大,陛下又怎能让他们这几个人进去? 他摇摇头道:“姑娘,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先不说陛下是个怎样的人,单说眼下摄政王和秦公主都在宫内,陛下如何会见你!” 那女子顿时失望,一副焦急的模样说道:“摄政王和秦公主在宫里做什么?那我要如何才能看见陛下呢?” 她思索一下,无奈说道:“罢了,我还是去京兆尹府吧!” 周成见她这般纠结的面容,便好心说道:“许是因为纪小姐的死吧,想来陛下一时半刻不会得闲,你到底是什么人,竟然还敢要入宫面圣?” 因为千悒寒和秦若瑜也都是住在译荆馆,所以周成便以为,他们许是为了译荆馆入了刺客一事再商议。 定然是跟纪颜被杀有关。 可那女子却是在听到‘纪小姐的死’时,浑身一震。 她立刻抓住周成的手臂问道:“你说谁?纪小姐?那个纪小姐?” 周成见她如此失态,说道:“还不是纪先生的女儿嘛,怎么?你也是纪先生的门生?” 那女子听后放开周成,竟是突然哭了出来。 边哭边喊道:“颜儿,你怎么会死了!你怎么死了呢!我早便告诉过你,你不该与太子殿下合作啊!可为何你就是不听啊!你怎么会死的啊!呜呜呜”。 倒是哭的十分凄惨。 而这么大的哭声自然是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大家纷纷停止议论,疑惑的看向了这名女子。 纪颜...死了?! 曹英学却是听出了蹊跷,警觉的问道:“姑娘,你刚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周成说道:“是啊,据说今日译荆馆内入了刺客,这才杀了纪小姐的”。 这话一出,如同在安静的房间内扔出了一颗地雷一般,震的众人无不惊讶。 纪颜,竟然真的死了? 竟是译荆馆入了刺客? 而正在这震惊之时,又听那女子哭道:“纪颜啊!你这是何苦啊!呜呜呜呜!我早就说过,太子殿下并非良人,你这般身份,如何能活得下去啊!眼下你死的这么冤枉,什么刺客啊!你分明是枉死了啊!纪颜啊!” 众人见此纷纷问道:“姑娘!姑娘!你是谁啊?你认识纪小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啊?” 那女子抽泣不止,说道:“我与纪颜本是闺中好友自小相识,后来她家中出了事,纪伯伯被斩首,我也是一直陪着纪颜的,我二人本是形影不离,可谁知...谁知,竟会出了这样的事呜呜呜!” 众人听的越发心急,纷纷问道:“姑娘,你说清楚些,到底出了什么事啊?你为何说纪小姐是枉死的啊?” 那女子抽气道:“纪伯伯死了以后,大概一个月左右,其实纪颜就在家中发现了纪伯伯的那首诗的全诗!那时候我们便知道,纪伯伯是被人冤枉的了!” 众人听后一惊,纷纷议论! 前些日子,在陛下的贺寿宫宴上,纪颜那般‘巾帼不让须眉’的举动让众人都深深敬佩,那日之事,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可他们清清楚楚的记得,当时纪颜说的是,前几日才发现了那信纸的啊! 据传言,当日陛下问她,为何前日发现了这信纸,却今日才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