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金九-《危楼》
第(2/3)页
清晨刚开始有些亮光,一群一群的叫花子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又开始沿街乞讨。城门以西的店铺屋檐下、破庙里挤满了这些人。
出城不难,城西的城门即使宵禁也会时不时的打开,为了方便让那些得了瘟病的乞丐出城,毕竟是天子脚下,乞儿将疫病传染给贵人们可不怎么好。
海无羡、严崇二人此时混迹在那些得了疫病的人群中。守在城门口的士卒把每个人都拦下来盘查,但早已被海无羡买通了的三麻子跟其中一个打声招呼,他们便挥手让人群过去了。根本没有人正眼瞧海无羡一下。他们要找的是穷凶极恶的犯人,而不是一群披着褴褛的袄子,腰间勒根草绳的病秧子。
天阴的重,亮的晚,京城各个店铺还没有打开门板。街上一片昏暗,只有远处一列巡街兵丁手持几盏灯笼,鬼火似的在手中摇晃,显得十分凄凉。
自从镇抚司接到捉拿逃犯的差事后,卫敛召镇抚司的李烛、朱照、陈傲、铁梨花四名捕头天亮就前往各地搜寻逃犯。铁梨花决定前往江南,一是搜查逃犯,二是破解'谜题'。
刑部一直紧盯镇抚司,所以卫敛吩咐他们不要声张,低调出城。天马上就亮了,铁梨花不知道海无羡和严崇能不能顺利的出城,她也像卫敛吩咐的那样,并未穿捕快服,而是女扮男装,一身小厮装扮。
京城繁华,人多口杂。即使出了城也难免不会有人认出严崇这个镇抚司原捕,所以,她与严崇商议,他海无羡先行一步,到江南汇合。
在他第一次控制秦淮之前,人们对他知之甚少。不过,他曾把自己描述为“一个受人厌恶、胆小的孩子”。金赐之小时候一贫如洗,经常受些富家子的欺负。从那开始,金赐之就下定决心无论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他相信智慧是保护自己的主要因素。由于出身贫寒,他混迹与江南才子常出没的青楼、茶馆,有时还从私塾中偷书。不仅如此,他还常年修习各种功夫。
金赐之先是跟随秦淮边缘的一群痞子,慢慢的贿赂当地官员,拉拢混迹周边的其他江湖人马,统一帮派后又极力洗白自己狼藉的名声,由一个江湖悍匪成为一名积福行善的富商,不过名声并不能改变他爆戾的性格,在亲手杀害几名不开眼的当地差吏,他被那个该死的神捕铁征沙抓进了血狱。
不过,老天是站在他这边的。那个人称神捕的铁征沙死掉了,而他也从血狱逃回江南,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金九,金大善人。
改了名字的金九并不是命好而已,在他当年打拼的同时,不断的向京城贵人手里送银两,即便自己被关押,也从未间断过,每年都有上万贯流到京城中。而这么做的,并不仅仅是他一人,血狱中的犯人大多都有自己的门路。而那不知死活的捕头,偏偏自己往绝路上走。“神捕”不过是一句笑话罢了。
此时的金九正坐躺在一把竹椅中,品着杭州的龙井,身旁的丫鬟轻轻摇晃着蒲扇,金九开心享受着一切,上一次这么开心还是在牢中听到姓铁的死后。而一旁的竹桌上放着一封京城来的书信。金九闭着双眼轻声呢喃道。
“铁家的丫头片子,呵。”
老皇晏驾,新皇登极,大赦天下,开科选士,这是几朝传下来的惯例。实际上,不等圣诏颁发,江南的举子们早已蠢蠢欲动。
江南自古繁华富足,海无羡和严崇牵着马匹从街边走来,只见摊铺上摆着宁砚、明瓷、先朝的金箸玉碗、镂金八宝屏和阗碧玉瓶,还有海外舶来品紫檀玻璃水晶灯、铜弥勒佛、鼻烟壶、名人字画....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