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如怨如慕(三)-《海棠窈醉胭脂色》
第(2/3)页
崔屿忆正要告退,钟氏却在她临走前嘱咐了一句:“忆儿,我瞧那丫头应是有些城府,你要时时提点训诫着才好。对了,既已去侍候你了,可要重新给她赐个名字?”
崔屿忆勉强笑了笑,轻轻摇头道:“不必了,这名字是棠儿取的,取得极好,孩儿也念惯了的。”
钟氏叹了口气,“母亲知道你这孩子嘴上不说,实则心里重情重义的紧。罢了,那便随你去罢。她到底不是家生子,你且教碧琇和琳琅好生指点着罢。”
崔屿忆心知若是再不应,便又不知要被耳提面命到什么时候,于是她勉强敷衍着应下,便告退了。
崔屿忆一路强压着自己的情绪,待进了自己的院子,终是有些抑制不住,泪水如同蚁穴溃堤般,一股脑地涌了出来。
她没有发出任何哭泣的声音,只是无声地流着泪,内心却不住嘶吼着,只有喉咙因为哭泣而止不住颤抖着,呜呜咽咽的。
崔屿忆抬头望向前头衙门中伸出的梧桐树冠,又忆起去年夏日里棠儿与自己偷偷地在那树下边埋了梅子酒的时日,一颗又一颗晶莹的泪珠挂了满腮。
崔屿忆忽然一边啜泣着一边朝那棵梧桐树跑去,那棵梧桐树在衙门的庭院角落里,崔屿忆从放工具的房中取了一把铁铲,跪坐在树下,一下一下地挖了起来。
琳琅将自家小姐的模样瞧在眼里,却只能心疼地规劝道:“小姐,还是让奴婢替您挖罢。这儿是府衙里头,您不好亲自动手的呀,若是教旁人瞧见了......”
崔屿忆根本未听见琳琅的话,她只红着眼圈,狠命地挖着眼前的泥土。
昨儿夜里下了些小雨,表层的泥土已被润湿了,所以树根周边都十分松软。崔屿忆丝毫不费力地便挖出了一个小坑,从中取出一小坛杨梅酒。
琳琅正要扶起她,却见崔屿忆径直爬了起来,抱着那坛子酒便奔回了自个儿的院落。
回到了厢内,崔屿忆将厢门关上,下了命令,谁也不准进来。
接着,她取出两只小盏想要将那坛酒启封。奈何她根本不忍心,只一边流着泪,一边苦笑着,又端详了坛壁许久。
二人一同埋下梅酒的那天仿佛就是昨日,而在周窈棠家里喝了她的那坛的光景在眼前浮现着,崔屿忆一遍遍地摩挲着上头的封泥,临了却终究不忍下手。
最后,崔屿忆竟自己抱着小坛,倚着小桌,捂着脸抽泣了起来,脊背也随着哭泣的动作不住颤抖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