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走走走,去屋子里说。” 瞧着大舅那急切的模样,苏音猜到,大抵是出了什么事,而这个事情可能与难民有关。 到了前厅,香草端来茶水、点心,香菱则到了后院叫了苏孝忠、苏母,以及杨福这个客人。 杨福父子二人伤得重,其他人家里都是过得紧巴巴,没什么空余的地方住,便被苏家留下。 待到人全部到齐后, 杨屠夫率先开口,“音音,还是你们料事如神。” 张老汉跟着开口,“今日早起,路过粮铺,那粮价涨了,且涨的很是离谱。” “是啊,是啊,若非听从你说的,咱们先去买粮食,可要亏不少。” “除了这件事外,李大夫还打听到一件事。”杨大山看向李大夫,让他自己说。 安定下来后,李大夫便寻了一个坐堂大夫,因着医术不错,在周围邻里之间有了一点名气。 “昨日,找我看病的人是城门口守兵的百夫长。我打听到一个消息,上面那些当官恐不想管城外越聚越多的难民。上头吩咐守城官兵,不允许难民进城,除非城内有亲戚,还需亲戚来接引才能放行。” 无论是李家村,还是杏花村的人都不住的庆幸,庆幸他们来得早,否则就要被挡在门外。 现在外面的难民还算安稳,那是因为上京城一些权贵在外城外施粥,其中就包括顺义侯夫人。 她们这些夫人不用亲自过去,只需要吩咐下面的人去做便是。 因着有吃食,难民们都有指望,自然不会乱。 但苏音知道这是暂时的,当城门一关上,城内、城外都会乱一阵,尤其是城外。 苏音心中盘算了一下,封城只怕就在这几日之间。 “你们家中的粮食可准备的充足?”苏音不放心的询问。 虽然之前就已经提醒过他们,要多准备一些,最好准备一到两个月的余粮,就不知道他们准备了没。 杨屠夫最先开口,“音音,你就放心吧。我买了二石粮食。” 自从听到苏音他们一家子买了那么多粮食,鉴于家中人口多,他也跟着买了好些粮食。 总之跟着苏音这丫头做,绝对错不了。 瞧瞧,现下不就应验了。 其他人纷纷都报出各自准备的粮食数量。 苏音满意的点点头,大家都很听话,没有舍不得花钱。 “若是家中粮食少,最好今日再买一些,别怕粮食贵。这粮价只怕在未来月余时间会持续飙涨。”苏音开口提醒。 众人闻言,都将这话记下。 第(1/3)页